一对福建教师夫妻的“山海之约”
“1号水杯有点凉,2号水杯温温的!”“不对,我觉得2号杯有点热!”9月11日,原州区第十九小学的科学课堂,4名学生轮流将手伸向讲台前的水杯,一番触摸尝试后,给出了3种不同的感受。教师花晨硕笑着举起手中的气温计说:“大家的主观感觉各不相同,那谁的答案更准确?这就需要科学工具来帮忙了。”
“左拍拍、右拍拍、前拍拍、后拍拍。”隔壁的数学课堂同样热闹,教师刘丹莹正带着学生玩“指令接龙游戏”,伴随着抬手、转身的互动,“前后左右”的数学概念在趣味游戏中悄悄扎根在孩子们心里。
这对来自福建的教师夫妻,虽刚到原州区不久,却用充满巧思的课堂设计,让校园里多了几分探索知识的鲜活乐趣。
花晨硕与刘丹莹的缘分,本就系于“教书育人”的约定。2012年,同为江西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两人相识相恋,课下总爱围坐在一起,从专业知识的疑点和难点,聊到对未来职业的憧憬和畅想。“每个老师都有一个支教梦,总想着能用知识帮孩子们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如今回忆起当年的畅谈,刘丹莹的眼里仍闪烁着对梦想的憧憬。本科毕业后,花晨硕入职福州市魁岐小学,刘丹莹入职福州市湖滨小学。同为小学教师的他们,在各自的讲台前一干就是十几年。
今年,福建启动新一轮教育帮扶计划,夫妻俩几乎同时说出:“我们去!”多年的支教梦终于得以实现,他们第一时间报了名。可兴奋过后,顾虑也冒了出来:孩子还小,需要专人照料。令他们感动的是,婆婆毫不犹豫地表示也愿意来到原州区,“孩子我来带,家里有我,啥都不用愁。”就这样,一家四口打包行囊,跨越山海,开始了他们的援宁生活。
到原州区第十九小学后,根据学校实际需求,花晨硕和刘丹莹都承担了跨学科教学任务,花晨硕转教科学,刘丹莹则走进数学课堂。跨学科教学是不小的挑战。花晨硕的科学课几乎没有现成教案可参考,备课如同“白纸作画”。为了尽快上手,夫妻二人成了福建原任职学校的“常客”,每天课后都会通过视频连线,向科学、数学学科的资深教师“取经”,再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一点点修改、重构教案。
为了让抽象的科学原理变得直观,花晨硕结合知识点精心设计趣味实验,用直观的操作和现象,让学生能轻松理解原本难懂的科学原理。“教学不只是传递知识,更要帮孩子建立科学的生活观,学会对现象提问、对结论质疑,养成用探究视角观察生活的习惯。”刘丹莹始终围绕“以学生为中心”设计课堂,把思考、课堂交给学生。她将AI互动课件、趣味小游戏搬进数学课堂,搭建起“家校共育桥”,分享“生活数学”小任务,引导家长成为课堂的延伸,助力形成“课堂教学+生活巩固”的闭环,让数学思维自然融入孩子的日常。
初到海拔较高的原州区,夫妻二人出现了高原反应,看着彼此眼中的坚定,他们互相打气,咬牙克服了身体上的不适,很快就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工作中。他们经常对着教学设计讨论到深夜,在碰撞中完善每一个教学环节,用一次次请教、一遍遍修改,在跨学科的挑战中站稳在讲台,也让学生感受到了不一样的课堂活力。这正是他们当年在大学里,曾憧憬过的支教生活。
这份跨越山海的约定,正通过一堂堂生动的课、一个个成长的孩子,成为闽宁协作中最温暖的注脚。(通讯员:米婷 赵睿)
相关新闻
-
宁夏山区村干部川区“求学记”:“我想在西海固的水里养螃蟹”
[2025-09-18] -
宁夏作家张学东作品《蛇吻》《 家犬往事》在俄罗斯受热捧!
[2025-09-17] -
一对福建教师夫妻的“山海之约”
[2025-09-17] -
固原康养之旅何以暖心又安心?
[2025-09-17] -
两化一振兴 塞上谱新篇 | 既保障“住有所居”也推动“住有优居”固原市“保障+市场”双轨制住房体系让城市更有温度
[2025-09-17] -
全市青少年禁毒知识竞赛总决赛收官
[2025-09-16] -
稳增长促发展攻坚年 | 涵盖32类194项内容 固原市2025版“一业一册”合规清单推动服务“跑在”风险前
[2025-09-16] -
隆德县李士村:分红大会暖民心 文明新风促振兴
[2025-09-15] -
何杰东京世锦赛顺利完赛 在国内选手中排名第一
[2025-09-15] -
建筑垃圾“变身”
[2025-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