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康养之旅何以暖心又安心?
秋日的固原,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9月7日,来自北京的退休干部胡新民踏入泾源县酒店房间时,一眼就注意到桌上的手写信。仔细读罢,他不禁感慨:“才到固原,就感受到了满满的诚意。”
一封手写的问候信,一句恰到好处的温度问候……这份诚意并非偶然,源自京宁两地康养文旅战略合作的扎实推动和持续深化。自京宁协作启动以来,我市以提升老年群体康养体验为核心,全面优化服务保障体系,从接待流程到体验细节都进行了周密安排。从住宿调温、餐饮搭配,到手写信函的用心服务、行程路线的安全设计,都体现出了“把细节做到位、把温暖送上门”的服务理念。宾馆、民宿和景区协同发力,确保每一位前来康养的老同志都能感受到安心的陪伴,更能感受到家外之家的舒适与美好。
这样的赞誉并非个例。今年夏天,一对来自北京的夫妇自驾房车在固原避暑3个多月后表示:“这里气候凉爽宜人,人民热情淳朴,是一处宝藏旅游地。”还有西安游客称赞:“固原绝对是近郊游的理想选择,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露营地民宿房间紧张,得提前在线抢订。”如今,随着固原国家等级民宿评定工作的推进,一批兼具六盘山特色与规范服务的民宿陆续亮相,正逐步缓解住宿紧张问题,让游客的“固原之行”更舒心。
得益于我市文旅发展的“暖心服务+硬核治理”模式,更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对文旅服务质量的高位推动,越来越多的游客为固原的旅游服务“点赞”。
从“手写家书”到“无障碍通道”的细节关怀
今年9月,京宁两地康养文旅战略合作的首批体验团——北京老干部固原康养行正式启动。十余位年逾七旬的老同志在这片兼具红色历史与绿色生态的土地上,开启了一段革命教育与自然养生相融合的独特旅程。
在泾源县入住酒店时,老同志们便感受到了第一份温暖。“亲爱的家人,温暖相伴,欢迎回家,我们在六盘山下、泾水河畔,向您表达最深切的问候……”一封手写信传递出真挚的问候。酒店经理李劼说,这份手写“家书”的初衷,是想以最朴素的方式,让每一位老同志推开门便觉得如到家般舒心。
而这份“到家”的体验,离不开全市文旅服务能力的系统性提升:此前,我市开展星级宾馆饭店服务技能竞赛,围绕客房服务规范、老年餐食搭配、应急医疗处置等核心环节开展比拼,以赛促学、以赛提能,如今各宾馆的服务细节正是技能竞赛成果的生动转化——客房温度始终稳定在22℃至24℃,恰好适配老年人身体感受;卫生间提前铺好防滑垫、贴好防撞条,连扶手高度都经过反复调试;早餐不仅提供温热易消化的粥品、软食,还搭配了固原本地的杂粮营养粥,全面贴合老干部旅行团的生活习惯。
走出酒店,暖心服务仍在延续。针对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近期主路施工的情况,市文旅局第一时间协调住建、交通等部门,仅用3天便开辟出一条平整、安全的无障碍通道,确保腿脚不便的老同志能顺利抵达纪念碑;须弥山石窟景区调配7辆观光转运车,全程接送老同志,让他们无需爬坡就能轻松感受千年石窟的历史魅力。
从“强制消费”到“无证导游”的全面监管
温馨服务的背后,既离不开我市对旅游市场秩序的严格监管和持续整治,更离不开“监管+培育”双管齐下的治理思路。
为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保障游客合法权益,市委、市政府牵头成立文旅市场专项整治领导小组,由分管领导任组长,统筹市文旅局、市场监管局、交通局等多部门力量,对全市A级旅游景区、旅行社、民宿等场所开展“拉网式”排查,重点核查旅行社资质、旅游产品内容及导游从业资格。截至目前,已累计检查文旅企业168家次。
在严监管的同时,我市更注重导游队伍的“正向培育”——针对老干部康养团等特色群体需求,市文旅局联合市委党校、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开展红色讲解员专项培训,涵盖长征历史深度解读、老年游客服务礼仪、应急沟通技巧等,将服务质量、游客评价与讲解员收入挂钩,激励讲解员提升专业能力。如今,经过层层选拔的优秀讲解员,既能生动讲述固原红色故事,也能耐心解答游客关于康养知识的疑问。
此外,市、县文旅部门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整治公告、公示举报渠道,并组织人员在公共场所张贴“旅游避坑指南”,发放宣传页,提升游客维权意识;市文旅局还密切关注线上平台,严防以研学、夏令营、公司团建等名义擅自从事旅行社经营业务,全面遏制变相经营行为。
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全市旅游市场秩序显著改善。数据显示,文化旅游市场投诉处理满意度达100%,强迫购物类投诉为零。
从“景点叠加”到“资源融合”的创新发展
这场为北京老干部固原康养团量身打造的康养之旅,折射出我市文旅发展新思路——在市委、市政府“红色固原、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下,文旅发展不再是景点的简单叠加,而是资源、体验与情感的深度融合,最终指向“文旅康养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在策划康养行程之初,市文旅局秉持“要把老干部康养行做成文旅康养产业样板”的目标,主动与北京市老龄产业协会接洽,针对老同志的生活习惯、健康状况和旅游需求开展专项调研;形成行程方案,按照“既要讲好红色故事,也要做好绿色康养,让老同志在旅行中既能受教育,也能养身心”的要求,经过反复实地探勘和方案调整,最终规划出“红色铸魂+绿色养身”的融合行程。
行程中,红色文化与自然景观巧妙相融。游客既可参观六盘山红军长征旅游区、乔家渠红军长征遗址等红色场馆,在专业导游的讲解下重温革命岁月,也可漫步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金鸡坪梯田公园等自然景区,呼吸负氧离子、享受山水之乐。在餐饮方面,市文旅局联合市市场监管局、市卫健委,从全市筛选出泾源黄牛肉火锅、彭阳十大碗、隆德暖锅等地方特色菜品,在保留传统工艺的基础上,邀请营养师优化膳食搭配,减少油盐用量、增加杂粮比例,让游客在品味地方美食的同时也能吃得健康。
依托红色景点与生态康养的双重优势,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统筹推动下,我市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新路径:将红色研学与生态康养结合,开发“长征精神研学+森林康养”线路;将乡村民宿与农事体验结合,打造“住民宿、摘果蔬、品农家菜”的田园康养产品;借助国家等级民宿评定、星级宾馆服务提升等举措,完善康养配套设施。如今,文旅康养产业已成为固原推动“红色资源”向“发展优势”转化、“生态优势”向“经济价值”转化的重要抓手。
从手写信的初见温暖,到全程的安心守护;从领导干部的亲自部署,到一线人员的贴心服务,我市用看得见的真诚和看不见的努力,将“康养之旅”打造成“暖心之旅”,更将文旅服务质量的提升,转化为文旅康养产业发展的动力。这片拥有红色历史和绿水青山的土地,正以日趋完善的文旅康养体系,向更多游客发出“来固原,享康养”的诚挚邀请,让“红色固原、绿色康养”的品牌越叫越响。(记者:王文莱 闫蓓 王倩)
相关新闻
-
宁夏山区村干部川区“求学记”:“我想在西海固的水里养螃蟹”
[2025-09-18] -
宁夏作家张学东作品《蛇吻》《 家犬往事》在俄罗斯受热捧!
[2025-09-17] -
一对福建教师夫妻的“山海之约”
[2025-09-17] -
固原康养之旅何以暖心又安心?
[2025-09-17] -
两化一振兴 塞上谱新篇 | 既保障“住有所居”也推动“住有优居”固原市“保障+市场”双轨制住房体系让城市更有温度
[2025-09-17] -
全市青少年禁毒知识竞赛总决赛收官
[2025-09-16] -
稳增长促发展攻坚年 | 涵盖32类194项内容 固原市2025版“一业一册”合规清单推动服务“跑在”风险前
[2025-09-16] -
隆德县李士村:分红大会暖民心 文明新风促振兴
[2025-09-15] -
何杰东京世锦赛顺利完赛 在国内选手中排名第一
[2025-09-15] -
建筑垃圾“变身”
[2025-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