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莲乡联农带农“链”就蔬菜产业振兴路
9月,西吉县马莲乡张堡塬村蔬菜大田中,各式各样的蔬菜都已成熟,有些还未来得及采摘,就已经被云南等地的客商提前预订。各种新品种蔬菜比百货商店的精美商品还要引人注目,富含硅、锌、硒的紫白菜,菜叶呈淡紫色,菜根白嫩,瞧着十分亮眼,还有外形似扁椎体的牛心甘蓝,小巧圆润的七彩灯笼椒,色泽鲜亮的黑美人紫陇椒……这些外形美观,营养元素含量丰富的蔬菜,是近几年当地开发探索的新品种。不仅价格远高于市场上同类蔬菜品种,更优化了当地蔬菜产业结构。
“以前连续几年都种同一种蔬菜,不仅病虫害多,菜还容易烂心。”马莲乡党委副书记马飞龙说,后来,全乡引进蔬菜优良品种,采用轮作种植方式,平衡了土壤养分,有效控制了土传病害,解决了蔬菜连茬种植品质变差的障碍。这种推广新的蔬菜品种方式,正是优化资源要素配置的生动实践,助推当地突破蔬菜产业发展瓶颈,提升了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90后”青年苟志兵,从大城市返回家乡马莲乡,今年开始尝试种植蔬菜。隔行如隔山,从工薪阶层转变为菜农,从哪找到优质菜苗?蔬菜成熟后,如何寻找销路?然而,这些一开始就令他担心的问题并未发生。今年开春后,政府便为菜农联系了马铃薯种子和菜苗供应商,3月初,苟志兵如愿种上了30棚大西洋等优质品种的早熟马铃薯。5月底,马铃薯采收上市后,他打算利用闲置大棚种植辣椒和西蓝花等蔬菜,也在政府帮助下,联系到了优质菜苗供应商。9月中旬,苟志兵种植的13棚辣椒已经收获了五茬,每棚能产9000斤辣椒,这期间,当地蔬菜企业多次上门收购辣椒。“每斤辣椒以1.6元的价格收购,价格公道,而且方便,我不用自己外出找市场,非常省事。”从供应到销售,这种一条龙式的服务机制,让初次创业的苟志兵对未来充满信心。
家门口就能对接外地客户的便利来自当地优化产销机制的探索。今年,马莲乡成立了蔬菜协会,以此来拓宽销售渠道,提高蔬菜“身价”。由政府乡长担任蔬菜协会功能型党支部书记,精准对接市场,实施“春提前、秋延后”的发展策略,利用时间差和地域差,引导农民采用“错峰上市”种植模式,确保收益最大化。发展“订单式种植”,根据需要确定种植规模,发挥当地企业、村集体、合作社资源优势,与外省客商及市场建立稳定订单种植关系,由当地企业收购本地蔬菜,帮助农民销售。如今,马莲乡年产鲜菜11万吨,产值达1.3亿元,产品远销福建、四川、湖南和上海等省市。今年,马莲乡与云南维康公司签订水果芹菜收购订单300亩,与宁夏四季鲜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宁夏瑾礼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签订早熟马铃薯收购订单50吨。一笔笔订单,让本地蔬菜走向广阔市场的同时,保证了当地蔬菜的价格优势,确保了农民稳定增收,蔬菜产业全年带动800余户农户种植,年户均增收1.5万元。
从资源要素配置到产销对接,马莲乡通过优化各项机制,利用当地蔬菜企业和市场主体优势,充分发挥产业联农带农作用,把蔬菜产业做成老百姓家门口致富产业,带动群众增收,促进乡村产业振兴。(记者:兰婷婷 马静 鲁振军)
相关新闻
-
隆德县司法局开展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
[2025-09-18] -
修旧如旧,建新如故!隆德县传统村落留住“根”,非遗文化注入新活力
[2025-09-18] -
泾源县144户农户喜收“阳光红利”
[2025-09-18] -
隆德县定制产业帮扶方案助农增收
[2025-09-17] -
彭阳县精准施策破解农村基建难题
[2025-09-17] -
两化一振兴 塞上谱新篇 | 彭阳县探索“特殊学校+康复中心+送教上门”模式 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入学率98.1%
[2025-09-17] -
宁夏隆德:重点文旅项目加速推进 绘就生态康养新图景
[2025-09-17] -
辣椒串起产业链
[2025-09-16] -
隆德县“四航”工程锻造高素质年轻干部队伍
[2025-09-16] -
马莲乡联农带农“链”就蔬菜产业振兴路
[2025-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