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顺利完成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
8月27日,记者从市统计局了解到,我市顺利完成了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总体来看,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方案设计和组织实施科学规范有序,普查全过程公开透明,全面摸清了我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家底,能够真实反映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达到了预期目标。普查结果显示,2023年末,全市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1.19万个,与2018年末(2018年是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年份)相比,增长34.6%,从业人员15.52万人,增长16.4%;个体经营户4.04万个,从业人员7.30万人。
此次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23年12月31日,普查的时期资料为2023年度,普查对象是我市境内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经过全市1323名普查人员两年来的艰辛努力以及普查对象的积极配合,我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全面完成机构组建、人员选调、方案制定、物资准备、业务培训、单位清查、现场登记、事后质量抽查、汇总评估等各项任务,取得重大成果和显著成效。
按照“坚持质量标准、坚持统分结合、坚持手段创新、坚持协作共享、坚持依法普查”的基本原则,固原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总结以往普查经验,进一步优化方式方法,突出统筹、改革与创新,切实提高普查工作科学性、规范性。在方法运用上,采用先单位清查后普查的登记方式,通过对我市境内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活动的个体经营户“地毯式”清查,确保普查对象类型界定准确、普查单位不重不漏。在单位清查基础上,对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全面调查,对个体经营户抽样调查,对选中的投入产出调查单位同步开展投入产出调查,有关部门对本行业领域的普查对象进行调查。在技术手段上,使用国家安全可靠的普查数据采集处理平台,手持移动终端小程序采集基层普查数据,支持普查对象网络自主填报。加强对普查数据的质量监测分析,坚持边普查、边审核、边检查,逐级做好数据审核验收,全面开展数据检查。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是党的二十大之后首次开展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是全面了解掌握经济家底的重要手段,对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这次普查,既摸清了全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布局和效益,了解了全市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技术、产业形态的现状以及投入产出情况等有关数据,也掌握了国民经济行业间经济联系,客观反映了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驱动发展、新动能培育壮大、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等方面的新进展,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固原新篇章提供真实可靠的统计信息支撑。(记者:杨雅倩)
相关新闻
-
我市“阳光安置”升级:30名退役士兵踏上新岗位
[2025-08-28] -
我市顺利完成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
[2025-08-28] -
50名学员在一线参加高素质农民肉牛养殖培训
[2025-08-27] -
我市打好精深加工组合拳助推肉牛产业升级
[2025-08-27] -
方寸地标注城市“温暖坐标”
[2025-08-27] -
从西北到北上广:固原农文旅的“破圈”之旅
[2025-08-27] -
闽宁情长三十载 共绘协作新未来——闽宁 协作30周年“金点子”征集活动火热开启!
[2025-08-27] -
自治区第九次残疾预防日宣传教育活动在固开展
[2025-08-26] -
赛事节会点亮夏日固原
[2025-08-26] -
从六盘山到珠江畔固原特色农产品“南下记”
[2025-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