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名学员在一线参加高素质农民肉牛养殖培训
“以前遇到母牛配种成功率低的问题总找不到原因,今天现场看了冷配操作,又听了专家讲解,终于明白母牛配种成功的关键在于母牛体型和冻精活力把控。”8月25日,原州区开城镇吴庄村的一家养殖企业的肉牛养殖区内,参加我市高素质农民肉牛养殖培训班的学员感慨地说。据了解,从8月20日起,市农业农村局把高素质农民肉牛养殖培训班的“课堂”搬到养殖一线,让50名学员沉浸式学习实操技能,破解养殖难题。
此次培训为期7天,参训人员为全市规模养殖场、“50家庭牧场”的养殖主体。课程紧扣固原肉牛产业发展实际,涵盖规模养殖场安全生产、饲草种植与加工、肉牛分阶段精准饲喂、常见疾病防治、冷配改良、粪污资源化利用等内容,既设置系统理论授课,更注重实地实操观摩,全方位填补参训农民的知识空白。“西门塔尔牛、海福特牛、皮埃蒙特牛等品种的冻精品质优良,可根据市场需求搭配本地母牛使用,但必须经检验,精子活力40%以上才能用于配种,优质冻精保存得当可存活40年至50年。”河南鼎元种牛育种公司高级畜牧师张鸿凯手持冻精保存罐,现场讲解技术要点,分享母牛繁殖的核心数据。据介绍,目前我市存栏母牛40万头,可繁殖的冷配改良母牛25万头,这些数据让学员对本地肉牛产业规模和繁殖技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学员边听边记,不时就“如何判断母牛适配期”“冻精保存温度控制”等问题追问交流。
除了一线实操,理论授课环节的实用技术同样让学员“眼前一亮”。自治区畜牧工作站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张凌青在授课中重点讲解了饲草产业的重要性,他建议可利用一般耕地及生态移民迁出区土地扩大苜蓿种植,同时推广“高粱+青贮玉米间作混收混储”新模式,既能提升饲草产量,又能优化品质,为肉牛育肥和牛肉品质提升筑牢基础。其中,“干物质含量高是青贮优质关键,需待玉米变黄后再进行青贮”的技术要点,更是刷新了不少学员的认知。“以前一直习惯在玉米乳熟期做青贮,今天才知道原来‘等玉米变黄’才是优质青贮的关键,以前的技术和现在差距不小,回去后我要按照新方法重新制作青贮。”参训学员、固原市农民高级农艺师马万武坦言,理论课上的“干货”让他收获满满。(记者:梁 园)
相关新闻
-
“走进清凉六盘·品鉴固原美食”固原市农文旅暨六盘山农特产品宣传推介活动将走进苏州
[2025-10-15] -
凡人歌丨把日子过得像花儿一样——张琴琴和她的“招牌三样”
[2025-10-15] -
我市积极应对连阴雨天气保障秋收秋种
[2025-10-14] -
扫黑除恶知多少?一起了解下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
[2025-10-13] -
“牛倌”书记王伟伟与固原黄牛的十年守护路
[2025-10-13] -
红寺堡的“攒劲女子”
[2025-10-13] -
山海携手育新机
[2025-10-12] -
宁夏考古重大突破!完整文化序列首次建立,两大发现填补关键空白
[2025-10-12] -
AI如何重塑未来图书馆?百位专家宁夏共谋“十五五”协作新路径
[2025-10-12] -
宁夏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三级预警!这些地区请注意防范
[2025-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