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打好精深加工组合拳助推肉牛产业升级
今年,我市将“强加工、创品牌”作为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抓手,围绕“精深分割—精深加工—精深销售”全链条升级,打出系统、精准、高效组合拳,推动肉牛产业升级。
为给精深加工备足“第一车间”,我市实现了饲养量、出栏量、肉产量“三量齐增”。上半年,全市肉牛饲养量87.81万头、出栏20.07万头、肉产量5.23万吨,分别同比增长2.7%、5.3%、1.2%,均居全区首位。在资金支持方面,全市整合6.61亿元用于支持畜牧业,其中5.84亿元聚焦肉牛产业,已兑付2.1亿元。金融端同步发力,肉牛贷款余额177.8亿元,比年初新增8.1亿元,为企业扩产、技改、建链注入了“金融活水”。
在项目攻坚与渠道拓展方面,我市多部门协同发力,让精深加工“有厂可进、有单可接”。加工能力得到提质扩容,新建牛肉精深分割加工中心3个、区外品牌体验店5个,伊鑫瑞屠宰加工项目开工建设,全市精深加工产能年内可再增30%。市场订单纷至沓来,北京六盘山农特产品推介会签约9770万元牛肉订单;山东百万级、隆德亿元级销售协议相继落地;“六盘山牛肉”预售专列开进银川站,线上线下双通道全面打开。
针对“精深加工能力弱、链条短、附加值低”这一瓶颈,我市聚焦短板,开展培训赋能,破解“不会分、不会加、不会卖”的痛点。近日,全区肉牛精深分割加工培训班在泾源县举办,我市同步开展高素质农民肉牛精细化分割与精深加工销售培训班,精准定位养殖大户、合作社带头人、返乡创业青年,实现“关键少数”全覆盖。培训课程设置精准,涵盖屠宰品质提升、中国牛肉分级、酱卤制品、牛副产物高值化、电商运营等模块,以“理论授课+现场实操+技能考试”的方式,将“技术、设备、市场”一次性打包送到学员手中。
同时,我市着力把增值收益更多地留在农村、留给农民。推广“就地屠宰+分割加工”模式,减少运输损耗3%至5%,直接增加养殖户收益;建立“合作社+加工中心+农民”利益共同体,通过入股分红、订单收购、务工就业三条路径,让农民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同时,加快彭阳、隆德两个屠宰厂建设,届时全市屠宰厂将由6家增至8家,屠宰与分割加工配套半径缩短至50公里以内。
从“养得好”到“分得细”、从“卖原料”到“卖品牌”,我市正以精深加工为突破口,走出了一条“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的肉牛产业振兴之路。(记者:梁 园)
相关新闻
-
“走进清凉六盘·品鉴固原美食”固原市农文旅暨六盘山农特产品宣传推介活动将走进苏州
[2025-10-15] -
凡人歌丨把日子过得像花儿一样——张琴琴和她的“招牌三样”
[2025-10-15] -
我市积极应对连阴雨天气保障秋收秋种
[2025-10-14] -
扫黑除恶知多少?一起了解下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
[2025-10-13] -
“牛倌”书记王伟伟与固原黄牛的十年守护路
[2025-10-13] -
红寺堡的“攒劲女子”
[2025-10-13] -
山海携手育新机
[2025-10-12] -
宁夏考古重大突破!完整文化序列首次建立,两大发现填补关键空白
[2025-10-12] -
AI如何重塑未来图书馆?百位专家宁夏共谋“十五五”协作新路径
[2025-10-12] -
宁夏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三级预警!这些地区请注意防范
[2025-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