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荒漠草原旗舰物种保护初见成效
6月4日记者从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获悉,12匹从新疆引入的普氏野马于3日在贺兰山成功放归,与首批放归的6匹野马形成“三个小种群”,共同开启野化繁衍新征程。加上今年4月新诞生的2匹小马驹,截至目前,贺兰山普氏野马野化种群规模已达20匹,标志着宁夏荒漠草原旗舰物种普氏野马种群恢复保护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普氏野马。
普氏野马是全球唯一幸存的野生马种,曾在我国灭绝。20世纪80年代,24匹漂泊海外的普氏野马重返新疆,拉开种群复兴序幕。今年正值我国启动野马返乡40周年,贺兰山普氏野马种群恢复保护工作也历经多个重要阶段:去年12月,第一批次6匹普氏野马来到贺兰山适应性训练场;今年2月,第一批次成功放归自然。如今,第二、三批次12匹普氏野马的野化放归,成为这场跨越千里“生态接力”的关键节点,为未来种群交流和繁育奠定科研基础。
“普氏野马生性机警,对环境变化极为敏感。此次放归的12匹野马与首批6匹形成三个小种群,既有利于增强遗传多样性,降低近亲繁育风险,又有助于提升种群活力。”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人员介绍,目前放归野马的觅食、饮水、活动等行为均处于正常状态。
“野化放归的普氏野马佩戴了北斗定位项圈,得到24小时实时监测。”该科研人员介绍,为实时掌握野马动态,保护区通过“分群管理+适应性训练”的模式,实施必要的保护和干预,为大型食草动物种群恢复保护探索“贺兰山新范式”。
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独特的荒漠草原生态系统,为普氏野马提供了适宜的栖息环境。近年来,保护区通过持续推进生态修复工程,植被覆盖率显著提升,野生植物种类不断丰富,为普氏野马等野生动物营造了良好的生存空间。下一步,保护区将继续加强对普氏野马种群保护和监测力度,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深入开展科学研究,不断优化保护措施,助力普氏野马在贺兰山实现稳定繁衍,逐步重建野外种群,让这一濒危物种重焕生机。
相关新闻
-
固原冷凉蔬菜会在广州“烹”出怎样的火花?不妨来这场“山海对话”中寻找答案
[2025-08-20] -
宁夏进出口连续三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
[2025-08-20] -
引进国外优质瓜菜、牧草品种20多个技术输出覆盖非洲、西亚、中亚等地区
宁夏农业“引进来+走出去”双向发力成果丰硕[2025-08-20] -
云雾山330千伏线路工程完成跨越宝中铁路施工
[2025-08-20] -
宁夏“水故事”将亮相中阿博览会 为全球水治理贡献“宁夏方案”
[2025-08-20] -
新增学位9182个!宁夏老年大学开始招生,AI应用等12个新专业将亮相
[2025-08-19] -
我市近280万亩秋粮作物长势喜人
[2025-08-19] -
杨春华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固原市举办
[2025-08-18] -
宁夏百名师生在固原开展 “石榴籽” 研学实践活动
[2025-08-18] -
宁夏马铃薯主食产业化有望破茧升级
[2025-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