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乡愁”
乡愁可以是一方色彩艳丽的绣花枕套,可以是几个惟妙惟肖的泥人玩偶。
“曾经觉得‘土’,现在成了‘乡愁’。”
“很少有人会做了,年轻的妈妈们要传承下去呀。”
“和订婚时外婆送我的一模一样。”
在“思含掇绣工厂店”电商平台直播间,现场制作的手工掇绣产品吸引众多网友“围观”,一些留言更是勾起大家美好的乡愁。
电商的出现,解决了小地方、小产业、小商品销售难的问题,让刺绣、泥塑等非遗手工制品,在喜欢的人买不到、能买到的人不喜欢之间找到了归宿。
“毕竟是小众产品,喜欢它的人都对它有着深深的执念。”宁夏思含掇绣文创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广娟就是这样的人,因此她很懂消费者的心思。“这种生意,靠开实体店完全没有市场,线上销售才符合实际,卖得多、销得远。无论身在何处,只要有一部手机,就能把乡愁带到身边。”
近日,走进思含掇绣生产车间,缝纫机欢快地转动,工人们熟练地在枕套、方巾上走线、拼接,一朵朵牡丹、菊花“竞相开放”。“还有顾客专门定制‘花开富贵’等字样,年龄大点的是真喜欢,中等年龄的图个怀旧。”高广娟介绍,除了传统图案,动画形象等一些时下流行元素也加入到掇绣产品中,扩大消费者群体。
“公司成立只有3年,发展势头却十分强劲,特别在春节前,很多消费者把我们的产品作为结婚礼物、年货礼品,订单持续上涨,每天销售额超过2万元。”高广娟还展示了自己研发的一些半成品,连针带线卖给顾客,让爱好刺绣的消费者自己完成作品。
公司的发展也为邻近的妇女创造了就业机会。经过培训,熟练掌握掇绣技艺,月收入能达到4000元以上。目前公司拥有专门的直播团队和客服团队,年销售额突破500万元。
同样,西吉的马兰刺绣、隆德的杨氏泥塑等一大批具备线上销售条件的企业,也在加快“通电”,这些承载着浓郁地方文化特色的手工产品,正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销往全国各地。我市还着手打造“非遗+文创+电商”特色发展模式,研制出2200余种文创产品,线上与广东、福建等地多家销售企业达成订单协议,培育龙头企业10多家,年营销额预估达到1亿元。(记者:崔一波)
相关新闻
-
固原冷凉蔬菜会在广州“烹”出怎样的火花?不妨来这场“山海对话”中寻找答案
[2025-08-20] -
宁夏进出口连续三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
[2025-08-20] -
引进国外优质瓜菜、牧草品种20多个技术输出覆盖非洲、西亚、中亚等地区
宁夏农业“引进来+走出去”双向发力成果丰硕[2025-08-20] -
云雾山330千伏线路工程完成跨越宝中铁路施工
[2025-08-20] -
宁夏“水故事”将亮相中阿博览会 为全球水治理贡献“宁夏方案”
[2025-08-20] -
新增学位9182个!宁夏老年大学开始招生,AI应用等12个新专业将亮相
[2025-08-19] -
我市近280万亩秋粮作物长势喜人
[2025-08-19] -
杨春华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固原市举办
[2025-08-18] -
宁夏百名师生在固原开展 “石榴籽” 研学实践活动
[2025-08-18] -
宁夏马铃薯主食产业化有望破茧升级
[2025-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