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铁牛”驮来三家春
5月10日清晨,六盘山麓的薄雾还未散尽,原州区张易镇张易村的马铃薯大田里,一台深红色的耕种机已经开始作业。“这是咱们三家凑钱买的‘铁牛’,今年春耕省了不少钱呢!”张易村村民杨永刚用粗糙的手掌摩挲着刚铺好的黑色地膜,咧开嘴笑了。
“突突突……”农机驶过之处,黝黑的泥土如浪花般翻卷。驾驶室里,苏海鹏握着方向盘紧盯前方,蹲在车尾的杨永刚拉开地膜盯准行距喊了声:“放!”机械便朝前驶去。跟在车旁的王跟平手拿铁锹,时不时给刚铺好的地膜两边补两锹土。
这样的默契源自三家十年搭伙种地的交情。过去每到春耕,三家总要为租赁农机犯愁。“以前租台机器每亩地100元,每年租机械要花6000元,成本比较高。”去年春耕前,三家各出3万多元合资购买了这台耕种机。“油费加保养费不到2000元,1亩马铃薯的耕种成本从每亩100元降到20元,农忙时节还能帮助周边邻居代耕,每户只收油钱。”杨永刚弯腰抓了一把湿润的土壤捻了捻,算了一笔经济账。
驾驶座上的苏海鹏抹了把额头上的汗,指着农机笑道:“这台耕种机顶得上好几个壮劳力。现在油门上踩一脚,省下的都是真金白银。”说话间,半亩地已经覆好了地膜。
在阳光的照射下,一垄垄地膜泛着光泽,耕种机的轰鸣声在田野回荡,三家人的笑声随着地膜一起扎进土地。(记者:闫蓓)
相关新闻
-
“苦药材”造就富民“甜产业” ——隆德县30万亩中药材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3亿元
[2025-11-06] -
旱地梯田里的产业新图景
[2025-11-05] -
从“卖肉牛”到“卖牛肉”——西吉肉牛产业的“链”式突围
[2025-11-05] -
从“夯基兴业”到“跨越升级” 彭阳工业强县战略激活发展绿动能
[2025-11-05] -
政策宣传“活”起来 社区服务“暖”起来
[2025-11-05] -
从“提心吊胆”到“住得舒坦”!彭阳避险搬迁让千余群众圆了安居梦
[2025-11-05] -
隆德冷凉蔬菜产业“双线”报捷 设施农业与供港基地齐头并进
[2025-11-04] -
原州区危房改造逐户会诊保障群众安居
[2025-11-04] -
寨科乡多措施宣传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知识
[2025-11-04] -
基层一线看发展 | 泾源县签约2亿元冷水鱼生态文旅智慧渔业产业园项目
[2025-1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