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一季度劳务输出超二十万人
4月8日,记者从市人社局获悉,一季度,全市劳务输出20.74万人,其中政府有组织劳务输出12.6万人,是去年同期的3.72倍,劳务组织化程度达60.8%,转移就业人数和进度均居全区首位。
今年,我市高位推动劳务产业,坚持外出就业和就近就业并重,积极开展政府主导的有组织、定向化、技术型劳务输出,通过前期摸排调查掌握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和意愿,建立动态管理台账,完善“山海联动、山川联动、市县联动”就业促进机制,春节以来,组织255趟次包机包车,“点对点”集中输送9505人,同比增长560%,实现务工人员从“家门口”到“厂门口”无缝衔接。同步开展“访企问需求”活动,劳务产业专班对外开辟10省28个劳务合作基地,征集近700家企业9.75万个岗位,4.62万人实现务工就业,促进人岗精准匹配;对内组织企业开展专场招聘,动态完善重点企业用工需求目录清单,安排就业岗位16.12万个。
为促进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我市采取技能化开发、规模化输出、产业化发展相结合的方式,扶持打造“六盘保姆”“原州织女”“西吉绣女”“彭阳纺织工”等一批特色劳务品牌,带动1.68万名农村劳动力稳定就业;制定1万人劳务产业培训计划,开展“订单式、定岗化、定向式”直补个人培训;加大“十二类”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力度,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5200个,确保就业困难群众就业有门路。
如何促进劳动者高效就业?我市建立全市劳动力就业信息服务平台,680多家企业入驻,采集劳动力资源数据110万条,通过在175个村、社区安装就业信息服务自助终端,组织开展云上招聘、就业援助、维权联调等活动155场次,提供就业岗位3.4万个,覆盖27万人次,不仅打通了市县乡村岗位信息发布通道,更实现“互联网+就业创业”。同时,各县区、乡镇还结合实际,通过建立“治保委员会”,安排党员干部驻厂跟踪服务等方式,保障劳动者权益。“整体来看,全市一季度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重点群体就业得到有效保障。截至目前,已整合各类资金5920万元,出台‘阶梯奖补+稳岗补贴+创业扶持’政策,确保群众稳岗增收。”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说。(记者:芦淑颖)
相关新闻
-
宁夏出台新政 规范“草光互补”“林光互补”光伏项目生态监管
[2025-08-24] -
全区肉牛精深分割加工培训班在泾源县举办
[2025-08-22] -
全区五十九名工会干部在六盘山干部学院“充电赋能”
[2025-08-22] -
今年前7个月宁夏对阿拉伯国家进出口额超3亿元
[2025-08-22] -
固原冷凉蔬菜会在广州“烹”出怎样的火花?不妨来这场“山海对话”中寻找答案
[2025-08-20] -
宁夏进出口连续三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
[2025-08-20] -
引进国外优质瓜菜、牧草品种20多个技术输出覆盖非洲、西亚、中亚等地区
宁夏农业“引进来+走出去”双向发力成果丰硕[2025-08-20] -
云雾山330千伏线路工程完成跨越宝中铁路施工
[2025-08-20] -
宁夏“水故事”将亮相中阿博览会 为全球水治理贡献“宁夏方案”
[2025-08-20] -
新增学位9182个!宁夏老年大学开始招生,AI应用等12个新专业将亮相
[2025-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