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贵萍:丝线绣出精彩人生
五彩丝线在灵巧的指间穿梭,绣花针上下舞动,于绣布之上幻化成一个个绮丽“梦境”。这般诗意画面,常见于影视作品,也是许多人对刺绣这一技艺的美好印象。原州区古雁街道小川子社区的马贵萍是一个执着逐梦的刺绣匠人,她自小心灵手巧,对刺绣有着炽热的爱,编织属于自己与刺绣的故事。
心灵手巧的马贵萍,对刺绣有着炽热的爱
儿时,她的4个姐姐围坐一处刺绣的场景,宛如一幅温馨且独特的画卷,深深烙印在她的记忆中。那时的她,总是满怀好奇地趴在一旁,目光紧紧追随着姐姐们的一举一动。也是从那时起,刺绣如同一粒饱含希望的种子,在马贵萍的心田悄然发芽。
随着年岁渐长,马贵萍对刺绣的兴趣愈发浓烈。姐姐们刺绣时,她不再满足于在一旁静静观望,而是主动参与,在姐姐的耐心指导下,尝试用一些简单针法刺绣。每当成功绣出一个小巧的图案,她的心中便会涌起满满的成就感,而这份成就感又进一步加深了她对刺绣的热爱。“大儿子上学后,我才开始系统接触刺绣,从以平绣针法绣鞋垫起步,一路探索到法式绣,如今又开始学习掇绣。”马贵萍说。
绣品展示挂件
平绣看似简单,实则极为考验耐心与技巧,每一针的间距、力度都必须恰到好处,方能绣出平整、美观的图案。马贵萍常常坐在书桌前,一绣便是几个小时,专注地反复练习针法。绣的图案从最初的歪歪扭扭,到后来的精致规整,她在一针一线间逐渐领悟到平绣的门道。随着平绣技艺日益精湛,马贵萍将目光投向更具挑战性的法式绣。“法式绣以其立体、华丽的效果出名,需要运用多种特殊针法与材料,如金属线、珠子等,方能绣出富有层次感与质感的图案。”马贵萍介绍道。
发箍
为了学好法式绣,马贵萍购置了专业书籍、下载了教学视频,反复研读、观看。她还加入刺绣爱好者线上社群,与来自全国各地的绣友交流心得,遇到难题时虚心向高手请教。她不断摸索、不断尝试不同的材料组合与针法搭配。“有时在绣一朵花时,为了让花瓣更具立体感,会尝试多种不同粗细的金属线,经过无数次调整,直到达到理想效果。”马贵萍感慨地说。学习法式绣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这一技艺对针法的熟练度与精准度要求极高,一个细微的失误就可能影响整个绣品的效果。有时花费数天精心绣制,临近完工却发现一处针法偏差,无奈只能拆掉,重新再来。
随着对法式刺绣技艺的熟练掌握,马贵萍开始将拍摄的绣品照片发布在各大线上平台。这些绣品一经亮相,迅速吸引了众多网友的目光。“我发现网友对这些绣品很感兴趣,于是开了网店,并根据客户需求,绣制法式刺绣小饰品。”马贵萍说。看到她发布的作品后,一些网友主动联系她,对接订购绣品,渐渐地,订单越来越多。
发卡
法式刺绣绣品在线上热销,马贵萍并未骄傲自满,反而更加坚定了传承刺绣文化的决心。她开始毫无保留地向身边的刺绣爱好者传授法式刺绣技巧,从工具准备、基础针法练习,到复杂图案的设计与绣制都倾囊相授。“马贵萍的法式刺绣绣品在网络上走红,不仅为她个人带来了经济收入,更为社区刺绣爱好者开辟了一条学习技艺的渠道。她主动传授法式刺绣技巧,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经验,帮助社区居民学习刺绣技艺。”原州区古雁街道小川子社区党支部书记杨梅说。
谈及未来,马贵萍满怀憧憬,她打算深入学习掇绣,并尝试将掇绣与之前掌握的平绣、法式绣融合,创造出独具风格的绣品。“我计划学会掇绣后,在一幅作品中,先用平绣勾勒出细腻的背景,再用法式刺绣增添华丽的装饰元素,最后以掇绣突出主体,打造出具有立体感和视觉冲击力的刺绣佳作。”她打算学会掇绣后,通过线上平台,将自己所学技艺分享给更多人,举办线上各类绣品展览和比赛,激发更多人对刺绣的兴趣,为刺绣爱好者搭建交流与展示的平台,共同推动刺绣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在马贵萍的心中,刺绣不仅是一门技艺,更是她表达自我、传承文化的独特方式。从平绣到法式刺绣,再到学习掇绣,她在刺绣的道路上不断前行,用一针一线编织着梦想,也为传统刺绣文化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记者:王 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