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重大项目又添新成果——
宁夏奶牛生产寿命短等突出问题被攻克
“我们针对宁夏奶牛持续高产能力不足的问题开展研究,3年来,通过系统分析影响奶牛持续高产的环境因素,并对持续高产奶牛基因进行筛选培育,取得了技术突破。”宁夏反刍动物分子细胞育种重点实验室负责人、宁夏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副院长马云说。
牛奶产业是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的“六特”产业之一,也是农业农村领域发展的核心产业。近年来,我区着力推进优势产区、优质奶牛、优质高端乳制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不断提升奶业竞争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数据表明:全区奶牛存栏90余万头,增速连续5年居全国第一;生鲜乳产量430.6万吨,居全国第三位;牛奶产业全产业链产值突破800亿元。
实现牛奶产业高质量发展,奶牛的持续高产是关键。2021年,自治区科技厅启动了自治区“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重大项目“高产奶牛高产期健康控制技术研发与应用”,由宁夏大学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承担实施。
“奶牛实现持续高产,对产业节本增效、农民增收有着重要意义。3年来,我们通过协同选育的方式,综合分析了影响奶牛持续高产的外部环境问题和奶牛自身的基因影响,首次构建了运用机器视觉、基因组选择、主效基因挖掘、育种芯片、体细胞扩繁等先进技术的奶牛高产期健康控制技术体系,相关技术在宁夏农垦乳业、宁夏新澳农牧、宁夏兴源达农牧的4.5万头奶牛中示范应用,最终使奶牛的生产寿命由2.3胎提高到2.8胎。”马云介绍,实验显示,应用牧场生鲜乳增产4%至6%,奶牛平均泌乳胎次提高0.5,奶牛群自然增长率由5%提高到10%。
据了解,项目通过采集14个规模化牧场15万余头奶牛系谱,系统分析了影响奶牛高产期健康的关键因素,挖掘了24个功能基因和分子标记。同时,设计研发了一款可以提高育种准确性的液相芯片,搭建了奶牛育种数据库,并建立了高效活体采卵—体外胚胎生产技术体系和体细胞克隆技术规程。
12月23日,该项目通过了自治区专家组验收。“项目针对宁夏奶牛生产寿命短等突出问题,系统分析了高产奶牛生产寿命的影响因素,探究了生产寿命和其他重要生产性状之间的遗传关联,实现了高产长寿奶牛选育及高产长寿奶牛的扩繁技术集成示范,对宁夏奶牛高产长寿选育和优秀群体扩繁具有积极意义。”宁夏畜牧工作站二级研究员温万表示。
相关新闻
-
我市将推出“五堂精品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5-05-10] -
多部门联动开展地震及次生灾害应急救援实战演练
[2025-05-10] -
我市家政服务业年经济效益超千万元
[2025-05-10] -
我市着力打造全国马铃薯“三大基地”
[2025-05-07] -
从产地到餐桌
[2025-05-07] -
“五一”假期我市开展多类促销活动30余场点燃消费热潮
[2025-05-07] -
市市场监管局原州区分局开展“民用三表”集中整治
[2025-05-06] -
这山这水这青春——宁夏青年追梦者群像
[2025-05-04] -
稳增长促发展攻坚年 | 深根厚土,拔节抽穗桑梓地——西海固乡村振兴路径调查之四
[2025-05-03] -
综合施策稳增长 全力攻坚补缺口 宁夏做强优势特色产业
[2025-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