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种植玉米亩产达1296公斤
“56.8亩耐密品种平均亩产达1296.46公斤,较2023年亩产1055.97公斤提高240.49公斤,增产22.8%,刷新了籽粒玉米高产挖潜新纪录。”正值农作物收获期,市农业农村局承担实施的国家项目“宁夏南部山区籽粒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示范田传来丰收喜讯。9月26日,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宁夏农林科学院的8名农业专家来到原州区彭堡镇彭堡村示范田实测验收。
2023年,我市在彭堡村推广玉米密植精准调控技术,种植耐密良种玉米,在苗期遭遇低温霜冻、中后期干旱胁迫的不利情况下,通过膜下及时补滴“救命水”应急措施,5.13亩籽粒玉米平均亩产1055.97公斤,创造了当年我市玉米高产纪录。今年,通过配套玉米全膜双垄沟侧播、控释肥、芽前封草、膜下滴灌等一系列农技措施,我市完善了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模式和目标产量,达到了高产目标。
示范田里,金黄色的玉米地铺展在眼前。播种前,精细整地,耕深25厘米以上,并增施有机肥,亩增施优质腐熟农家肥2000公斤;采用窄行30厘米、宽行80厘米的全膜双垄沟宽窄行种植。“一般玉米的种植密度为每亩4500株左右,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是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的核心,既要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又要防止密度过大导致病虫害发生。”市种子管理站站长王峰说,根据彭堡镇气候、土壤及生产条件,示范田种植株数每亩达到7000株,每亩收获株数达到6500株以上。在随后的作物生长期,采用滴灌精准提供水肥,有效将所需水肥精准输送到玉米根部,确保根部得到充足养分供应,促进其生长发育。同时,膜下及时补灌、病虫草害防治也是高产的关键。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抽雄吐丝期,每亩补充滴灌50立方米左右的水,并做好杂草膜下芽前封草,玉米蚜虫和双斑萤叶甲、玉米锈病和大斑病等防治……一系列的农技措施和精细化管理,实现了今秋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种植玉米的高产新突破。
“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经过两年试验,能够在固原市适宜地区推广种植,将会成为宁南山区旱作雨养区玉米单产提升的有效途径,对增加农民收入也将是一次革命性的重大突破。”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李少昆说。(见习记者 王文莱 记者 闫 蓓)
相关新闻
-
宁夏10部门出台新规推进美丽城市建设 固原市纳入首批建设试点
[2025-07-03] -
从汽车到适老化产品 直接带动消费7.3亿元 我市“焕新”行动激活消费新动能
[2025-07-02] -
构建医护科普体系 筑牢全民健康防线
[2025-07-02] -
西城路社区联合党委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2025-07-02] -
市老年大学学员展风采亮绝活
[2025-07-02] -
我市广泛开展形式多样迎“七一”主题活动
[2025-07-01] -
破发展之羁 纾民生之困——记市政协委员马金瑞
[2025-07-01] -
市县政协开展“百人百家关爱”暨庆“七一”感党恩联合主题党日活动
[2025-07-01] -
宁夏青年医师健康科普作品大赛决赛在我市举办
[2025-07-01] -
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全市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工作
[2025-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