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情长 命运与共
新华社北京9月4日电 题:山海情长 命运与共
新华社记者叶书宏
电视剧《山海情》在非洲火爆荧屏,脱贫攻坚的中国故事感动世界。9月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会见来华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科摩罗总统阿扎利时,专门提到了这部在科热播的中国电视剧,表示中方愿同科方开展减贫合作,不断延续构建中科命运共同体的“山海情”。
电视剧讲述了福建和宁夏在东西部扶贫协作中让曾经“苦瘠甲天下”的西海固摆脱贫困的真实历程,通过一个局部展现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波澜壮阔的历史图景。故事里有精准施策的中国智慧,有奋斗不屈的中国力量,有守望相助的中国品格,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国一盘棋”,带领人民脱贫致富的执政理念。山海情深,不仅有“海对山”的帮扶,更有兄弟省份人民的手足情深,映射的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山海情》在非洲引发观剧热潮并非偶然,激起强烈共鸣更在情理之中。无论是在反殖、反帝、反霸的斗争中结下深情厚谊,还是在谋求经济发展和国家振兴的道路上开展真诚合作,抑或当下在各自追求现代化的探索中一路携手前行,中非肝胆相照、守望相助的合作形式不断演进,但维系中非传统情谊的基础没有变,贯穿其中的精神内核没有变,联结彼此的共同梦想没有变。这份在历史进程中浇筑的共同精神财富与《山海情》所传递的精神品格高度一致,为非洲朋友理解《山海情》并产生共情提供了深厚语境。这份跨越山海的中非“山海情”,成为构筑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坚实情感基础。
无论是中国山海联动、东西互济的“山海情”,还是中非守望相助、共同发展的“山海情”,都深刻反映出一种跨越时空的命运共同体意识。曾为西海固减贫作出重要贡献的中国菌草技术如今已在非洲生根,越来越多的农业专家“林占熺”加入中非减贫合作的事业中。从改善非洲公路铁路通信系统,到促进制造业发展,从提升非洲商业环境,到盘活医疗教育等当地民生资源,从基础设施建设到绿色能源发展,从人力资源培养到治国理政经验交流,中非互利合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就。这份跨越山海的默契和期许正化为中非关系快速发展的推动力,让中非合作的道路越走越宽。
从中国的“山海情”,到中非的“山海情”——中非远隔重洋却山海情长,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联结我们的不仅是深厚的传统友谊、密切的利益纽带,还有我们各自的梦想”。
相关新闻
-
自治区第九次残疾预防日宣传教育活动在固开展
[2025-08-26] -
赛事节会点亮夏日固原
[2025-08-26] -
从六盘山到珠江畔固原特色农产品“南下记”
[2025-08-26] -
宁夏聚力打造八大特色旅游业态
[2025-08-26] -
遇见冶家村:青山叠翠处 烟火满庭堂
[2025-08-26] -
宁夏出台3个针对性政策举措,加速释放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
[2025-08-26] -
“追寻红色足迹,赓续红色血脉”第三届固原百人百公里越野接力跑活动鸣枪开跑
[2025-08-25] -
宁夏出台新政 规范“草光互补”“林光互补”光伏项目生态监管
[2025-08-24] -
全区肉牛精深分割加工培训班在泾源县举办
[2025-08-22] -
全区五十九名工会干部在六盘山干部学院“充电赋能”
[2025-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