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传承红色基因打造红色法治文化“新名片”
“八五”普法开展以来,我市挖掘保护红色法治资源,传承利用红色法治基因,创新转化红色法治文化成果,积极打造全区走在前、西北有影响、全国有地位的陕甘宁地区红色法治文化“新名片”。截至目前,创建了9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打造出6个红色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全覆盖建成市、县、乡、村四级法治文化阵地。固原市群众安全感调查连续9年位居宁夏第一,荣获全国“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城市、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
固原是革命老区,蕴藏着丰富的红色资源。在深入挖掘整理红色法治内涵的基础上,我市采取“红色+”模式,做好红色法治文化的创新转化工作。开展“红色法治+研学”,举办宁夏红色法治文化研讨交流活动,挖掘、整理一批宁夏红色法治文化作品。统筹整合六盘山干部学院和县区党校研学资源,深化研学实践,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打造“红色法治+文旅”,在宁夏率先出台《红色文化遗址保护条例》,对辖区内革命遗迹、革命文物的调查认定等进行全面规范,将红色法治文化资源保护和传承纳入法治化轨道。打造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将台堡红军长征会师纪念园等红色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展示党领导人民追求法治、探索法治、建设法治、推进法治、厉行法治的百年历程和伟大成就。加强“红色法治+宣传”,邀请新华社、中央广电总台等30多家区内外知名媒体开展“法治固原行”活动,宣传推介宁夏红色法治文化和固原法治社会建设新实践。结合宪法宣传周、民法典宣传月等重要节点,开展“百名律师基层大宣讲”等活动。
此外,我市将红色基因进一步融入社会治理全过程各方面,形成独具特色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1+1+3”工作机制。组建功能型党组织,统筹综合执法人员、警务专干等法治力量,对采集排查受理转办的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进行定期会商、分析研判、按责交办,构建矛盾纠纷化解责任机制。加大矛盾纠纷日常排查力度,推动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三调联动”,构建环环相扣、系统有序、运转高效的基层治理“经络网”。“1+1+3”工作机制推行以来,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7400余件,化解成功率99.1%,立案数同比下降31.9%,刑事案件同比下降13.1%,红色法治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记者:余亚丽)
相关新闻
-
山河沐暖新景盛 ——新思想引领下的中国式现代化宁夏实践③
[2025-11-20] -
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传达学习自治区党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会精神
[2025-11-19] -
市政协党组传达学习自治区党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会精神
[2025-11-19] -
宁夏构建企业梯次成长新格局 科技型及高成长创新型企业总数突破3600家
[2025-11-19] -
聚焦高质量充分就业!宁夏“十五五”将实施“技能照亮前程”“技能宁夏”“技能强企”等专项行动
[2025-11-17] -
宁夏斩获5项农业节水科技奖 为全国节水治水提供“宁夏方案”
[2025-11-17] -
宁夏“十五五”规划《建议》部署四项重大战略任务
[2025-11-17] -
“十五五”时期宁夏重点围绕四个方面让“塞上江南”越来越秀美
[2025-11-17] -
“十五五”时期宁夏将聚焦四个方面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2025-11-17] -
“十五五”时期宁夏将构建新能源与“煤油气水火氢”协同发展新格局
[2025-1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