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起“牛鼻子” 犇向“牛日子”
冬日的泾源县新民乡暖阳扑面,在张台村肉牛养殖园区,一栋栋标准化的养殖圈舍整齐排列。牛舍里,有些牛儿津津有味地享受着“午餐”,有些悠闲“散步”,“哞哞哞”的牛叫声此起彼伏,仿佛一首致富乐曲,在张台村唱响。
今年初,张台村为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立足本村自身优势,积极争取闽宁资金及各类资金240万元,盖起3栋牛棚,启动了肉牛养殖“出户入园”工程。因地制宜发展壮大肉牛产业,实现村集体有收益、产业得发展、群众得实惠。
马继宁是养牛的“好把式”,更是村里的养殖大户。标准化养殖圈舍建成后,村上邀请他在园区帮忙搞养殖,牵起“牛鼻子”。“我以前养牛的地方太小了,产业一直发展不起来,现在村上提供了标准化的养殖圈舍,我把家里35头牛都托养到这儿了,对发展牛产业有了更足的信心。”马继宁一边把调配好的饲草料装到车里,一边说到。
肉牛产业是固原市特色产业之一,市场行情相对稳定,一头成年肉牛能卖到2万多元,一头七八个月的小牛也能卖到8000多元。“我们采取'村集体+致富带头人+农户'的运行模式,村上统一管理,邀请专业养殖户进行日常照料,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这样一方面能让项目平稳发展,肉牛越养越好,另一方面能降低风险,每年收取固定的收益。”新民乡张台村党支部书记于东峰说。
“我身体不太好,干不了重活。正好赶上村里建养殖园,帮我解决了发展产业难题,有了一份收入,这对腿脚不好的我来说是相当好的事情。”张台村村民禹克智,得知村上建养殖园后,便贷了5万元贴息贷款,购买了5头牛,托管在养殖园区。如今,一年分红6000多元。目前,该园区入园农户12户,其中脱贫不稳定户6户,肉牛存栏185头。
年关将近,于东峰盘算着下一年的计划:“明年我们将充分利用好发展集体经济的各类政策,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做大做强肉牛养殖产业,培育壮大村集体经济,以产业振兴促进乡村振兴,齐心协力奔向‘牛日子’。”(记者:陈佳文)
相关新闻
-
宁夏10部门出台新规推进美丽城市建设 固原市纳入首批建设试点
[2025-07-03] -
从汽车到适老化产品 直接带动消费7.3亿元 我市“焕新”行动激活消费新动能
[2025-07-02] -
构建医护科普体系 筑牢全民健康防线
[2025-07-02] -
西城路社区联合党委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2025-07-02] -
市老年大学学员展风采亮绝活
[2025-07-02] -
我市广泛开展形式多样迎“七一”主题活动
[2025-07-01] -
破发展之羁 纾民生之困——记市政协委员马金瑞
[2025-07-01] -
市县政协开展“百人百家关爱”暨庆“七一”感党恩联合主题党日活动
[2025-07-01] -
宁夏青年医师健康科普作品大赛决赛在我市举办
[2025-07-01] -
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全市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工作
[2025-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