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应急厅把灾害排查成果用到实际
记者9月16日从宁夏应急管理厅获悉,2022年是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的收官之年。宁夏在全面统筹推进全区普查基础数据汇交、综合评估与区划工作的同时,强化成果应用,极力推动气象、地震、自然资源、水利、住建、交通运输、林草等部门联动发力,实现普查成果联通共享,取得成效。
宁夏投资5000万元,完成自治区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一期建设项目,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知识图谱等技术,建立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模型,实现风险早期识别,为自然灾害风险预警、风险研判提供信息保障。同时,全区重点涉灾市县充分利用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将风险普查成果与基层应急能力规范化建设试点和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村)创建工作相结合,进一步筑牢基层防灾减灾救灾基础,最大限度消除隐患威胁。
银川市针对政府减灾能力方面存在救灾物资储备基础设施较为薄弱的问题,投资3100万元,建成4100平方米的应急救灾物资储备库。石嘴山市通过对风险普查中行政村(社区)减灾能力调查数据分析,积极探索,以大武口龙泉村为试点,统筹市应急局、人防办、地震局、气象局等部门齐抓共建,在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的基础上打造风险普查成果应用试点。吴忠市组织开展基层风险识别、预防、避险自救技能培训,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避险能力。中卫市针对排查出的158处地质灾害点,开展排危除险工程16项,对未除险的较大灾害点布设灾害风险区域警示牌。固原市修复水毁工程44处,在威胁程度较大的49处地质灾害险点安装监测仪器,并开展自建房专项整治和城市道路维护和城市排水系统升级改造。

“风险普查成果应用是有效减轻灾害风险,提升防范化解灾害防御风险能力的重要抓手,是夯实各级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基础的重要保障。”宁夏应急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该厅还将继续全面提升成果应用实践效果,有效把普查数据和成果应用到日常的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基层社会治理和风险管理等工作中,全面提升灾害防治水平和治理能力,为宁夏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提供安全稳定环境。
相关新闻
-
宁夏开展首例冻存卵巢组织手术,为27岁患癌女子保存生命的“种子”
[2025-11-04] -
宁夏废止和修改一批政府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件
[2025-11-04] -
我市各部门专题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2025-11-04] -
五届市委第十二轮巡察完成进驻动员
[2025-11-03] -
特色产业绘就好“丰”景
[2025-11-03] -
这是用心用情写给未来的一封信”——宁夏“扫黄打非·护苗”行动的智慧与温情
[2025-11-03] -
市残联开展康复健身体育进家庭服务
[2025-11-01] -
政协视察重大项目建设等全市重点工作
[2025-11-01] -
牛粪也能存“银行”?
[2025-10-31] -
从农家女到世界冠军 她用武术实现逆袭
[2025-10-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