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万年前的古人类“蒙自人”,长什么样?
通过古DNA研究,我国科学家揭开了生活在1.4万年前的“蒙自人”的神秘面纱。该成果14日在线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当代生物学》上。
“蒙自人”1989年出土于马鹿洞,位于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经专家鉴定,该洞穴为古人类遗址。经过抢救性发掘,洞中出土了包括“蒙自人”头盖骨、下颌骨、股骨在内的30余件古人类化石,及马鹿、猕猴、黑熊等动物化石。
马鹿洞遗址。(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
论文第一作者、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张晓明介绍,对马鹿洞发现的一具相对完整的头盖骨的体质人类学研究结果表明,头盖骨主人是一名年轻的女性,身高和体重分别在155厘米和46公斤左右,头骨高度低,深肤色,鼻梁不高,脑容量偏小,过着狩猎采集的生活,生活在约1.4万年前。“虽然‘蒙自人’处于现代人的变异范围,但形态特征却很复杂。”张晓明说。
“蒙自人”头盖骨。(蒙自市文物管理所供图)
为了揭开“蒙自人”的神秘面纱,研究者用“蒙自人”的头盖骨碎片展开了古DNA遗传学分析,发现“蒙自人”是早期现代人,而非古老型人类。研究还发现,从我国南方的云南马鹿洞到北方的黑龙江流域,约1.6万至1.4万年前已经形成了中国人群共享的遗传成分,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供了线索。
此外,研究者通过建构“蒙自人”肤色基因模式,推测“蒙自人”可能有深肤色,且中国人群“浅肤色”的基因突变最早可能发生在距今约7500年前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这也使得中国人群比东南亚人群肤色更“白”。(海报中使用的“蒙自人”女性及其生态环境复原图由任文煜绘,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供图。)
相关新闻
-
市纪委监委召开2025年全市纪检监察重点工作推进会
[2025-07-16] -
宁夏四重优势构筑投资热土
[2025-07-16]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在市人民医院开展“走基层送健康”活动
[2025-07-16] -
这个夏天辽宁宠客!100元玩转故宫和千山两大顶流景区
[2025-07-16] -
宁夏主导制定的全球首个枸杞属植物测试标准发布 确立枸杞新品种国际通行“画像”
[2025-07-16] -
宁夏上线“医保钱包”跨省共济功能 可将职工个人账户资金划转至被共济亲属
[2025-07-16] -
宁夏云雾山330千伏线路工程进入架线施工关键阶段
[2025-07-16] -
《2024年度宁夏媒体社会责任报告》
[2025-07-15] -
宁夏六盘山干部学院红歌会课堂“声”动研学路
[2025-07-15] -
“呵护‘一河三山’筑牢生态屏障”专题培训班在我市开班
[2025-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