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高发期 疫情要精防
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6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当前,我国多地报告输入性本土疫情,涉及多个口岸,发现多条传播链条。目前疫情已波及20个省份,由于本轮疫情中感染者大多有跨地区旅行活动,叠加季节因素,防控形势严峻复杂。
眼下,除了美国疫情依旧严重外,欧洲多国疫情关键数据反弹至历史最高值。综合来看,这轮疫情的出现有一个重要背景是,随着北半球进入秋冬季节,新冠病毒也进入了活跃期。
冬季是呼吸道病毒感染与传播的高发季节,在这种环境中病毒复制繁殖速度加快,生存时间延长,生存能力加强,自然环境中更易存在大量病毒,从而容易引起疫情的暴发、流行。新冠病毒作为一种新型病毒,是目前发现的对人类致病性与传播能力最强的一种,一般也易在冬天和早春流行。此外,今冬明春新冠疫情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出现叠加流行的风险依然存在。因此,进入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大众对于新冠病毒的这个特性要有充足的认识。
从个人层面来讲,由于新冠病毒主要是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民众在冬季应减少聚集性活动,勤洗手,保持个人卫生,降低病毒传播的概率。尤其从此轮疫情的新特点来看,全国各地的旅游景区需加强精准防控。
在旅行中,人员集中、聚集性强,活动范围大、接触面广,只要有一位游客感染新冠病毒,整个景区内游客的感染概率就会增加,局部暴发流行的可能性也会增加,这是一个连锁反应。但是,无论是从满足民众美好生活需要的角度,还是旅游从业人员维持生计的角度,不宜“一刀切”式过于严格地限制居民的出行。这就要求各级各地政府相关部门加倍做好应对旅行疫情的常态化防控预案,并且让它落到实处。
在各地的常态化防控预案中,笔者认为有几点值得重视:
首先,更加精准地利用核酸检测。核酸阳性是反映存在病毒已经感染的依据,但是核酸阳性人员不一定都具有传染性。如果核酸阳性伴有发热、干咳、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提示病人处于发病期,在发生症状后1至4天内易引起病毒的广泛快速传播,无症状感染者的传染概率则较低。不过,在感染极早期,体内病毒载量少,不易检测到核酸阳性。当体内病毒复制繁殖增多,进行第二次或者第三次核酸检测就可能出现阳性,病人也具有传染性。因此,3天以内的核酸检测结果是反映近期是否感染病毒的依据,疫情期间各个景区可以推广应用。笔者认为,在冬季和春初季节,宜对跨省跨地域的游客和超过5天的旅行人员进行多次核酸检测,采取一地一检和5天一检制度,监测游客和工作人员的感染状况。
其次,对于景区及其酒店、餐馆和相关服务部门,更需要做好常态化的防控措施,严格对游客、景区工作人员、服务人员进行体温检查、戴口罩等必备要求。
再次,不同省市、不同地方疫情信息共享也是控制疫情蔓延与传播的关键,主要包括旅行人员出发地、途中停留地和旅游目的地的疫情状况。
最后,积极做好新冠疫苗预防接种的组织管理工作,特别要发挥社区服务机构的作用,对符合接种要求又未接种疫苗的人员、易感人群快速接种新冠疫苗,建立群体免疫水平,抵御病毒于“长城”之外。对于目前希望出行的人员,特别是旅行人员(游客)也可有疫苗接种要求。
我们的常态化防控仍然有效,在战术上重视新冠疫情,坚持“快、准、稳”,通过上述这些措施,大概率可以将可能出现的疫情控制于萌芽之中。
相关新闻
-
宁夏将扩容普高“学位”
2030年升入普高学生比例达85%以上[2025-04-30] -
祝贺!宁夏34名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在京接受表彰!
[2025-04-29] -
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全市医疗保障工作
[2025-04-28] -
鱼水情深铸丰碑 双拥共建谱新篇 ——我市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
[2025-04-26] -
我市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
[2025-04-25] -
全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固原赛点开赛
[2025-04-25] -
走出抑郁的“国学配方”——探寻“寻找安详小课堂”的时代价值系列报道之一
[2025-04-25] -
文明沁人心 合力绘新景——我市精神文明建设为“两个市”建设注入澎湃动力
[2025-04-25] -
从一株苗到45亿元产业链 ——科技育苗激活冷凉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04-24] -
原州区构建三级劳务平台打造特色品牌
[2025-04-24]